太皇太后夸过曹盈后,就开始用言语敲打她了。

    曹盈听得很认真,一边听一边思索,虽然是在被教育却觉得心暖。

    毕竟现在老太太是在真心实意地教她处事的道理,比方才夸赞她更叫她觉出了关爱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太皇太后多年处事的感悟,也是一直在封闭环境中成长的曹盈最欠缺的。

    她懂得许多道理,却不通人情。

    “我从前听人说智者多遭祸殃,不知真假。但我这一糊涂人却也享福了许多年,眼见那些惊世之星一颗颗地黯淡下去,总还是愿信些的。”

    她的手指摩挲着拐杖上的木质纹路,大约是今夜谈起刘武叫她放开了些心防,话也多了许多。

    “贾谊应算是大才了,提出的谋策便是放到今日,也称得上是翘楚了。可我夫君唤他入宫只问他鬼神之事,不过三十三岁便郁郁而终了。晁错同样明于道理,又是阿启的老师很得阿启的信任,却是落得腰斩弃市的结局。”

    太皇太后向曹盈举了两例,道:“盈盈,从他们这两例你就应明白,有些话你即便认为是对的,但若是不合时宜,也是不能说的。”

    曹盈贝齿咬着下唇,有些迷惑。

    她晓得太皇太后教导她是为她好,可心中却没有完全认同太皇太后说的话。

    犹豫一会儿,她呐呐开口问道:“我记着您话中这两位应都是儒家的人物,您是否对他们有偏见才会觉着他们行事不合时宜?”

    这两个儒家学者提出的理论实际都与黄老之学相悖,是否太皇太后单因他们一个儒家出身就不认可他们了,曹盈也不知道。

    她向父亲曹寿说过不愿学道学后,就了解了些儒家理论,这两位年代不久远的儒家先行者她自然也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他们两的理论虽然她只粗看了,还没有研究透。

    然而这两位儒家人物身死的是由她却是已经了解过了。

    贾谊是因学生坠马忧虑而死的且放在一边不说,晁错的死实是有窦太皇太后的参与的。

    文帝时,太皇太后的权力就已经很大了,单看她差点推着刘武作太子就可以明白这一点。

    晁错是不被她认可的人,最终在她推动下死去就理所当然了,并不一定就是因不明实事才导致的失败。

    且前阵她才杀了两个儒家门生,所有人也都知道她对黄老之学的推崇。

    如今太皇太后以儒家两位先辈的失败为例讲道理与自己,是否就带上了个人情感?

    “盈盈以为我是在刻意贬低他们吗。”

    曹盈没有说,太皇太后从她语气却能猜出,叹了口气道:“盈盈你聪明是聪明,但有时也会显得不够智慧。此刻即便你心中觉得我有不对,也是不该与我分辩的。”